▼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媒体为何“黑”法国?“法国病”或是欧洲问题缩影
武汉《长江商报》21日刊发题为《为什么“黑”法国?》的评论指出最近各大媒体将法国作为负面典型频繁援引,“黑”法国成为媒体人“通病”,为此,作者提倡不要一味唱衰法国,法国的弊病其实事当今欧洲问题的缩影。全文如下:最近有位姑娘终于忍不住对我说:“别老是黑法国,你的偏见太严重了。即便你所说的‘法国病’确有其事,那又怎么样,它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你说的过度福利、工会强势、保护主义,不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的毛病么?
听到这种指责,我觉得确实有必要澄清。唱衰法国只是指出它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迷矛并不否定其辉煌过去,更不是说它将立刻完蛋。法国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市场经济底蕴的国家,民众普遍富足,经得起折腾。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区,国家之间影响密切,制度竞争激烈,没有哪个国家会迅速地倒退。现在法国执政的社会党,再怎么调整,也不可能像委内瑞拉一样对私营企业国有化。像法国民族阵线这样主张贸易保护、驱逐外国人,对私企国有化的极端政党,基本不可能上台。这些都是值得庆幸的地方。当今法国在农产品、制造业、核能和科技企业都颇有竞争力。尤其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崛起,带动了法国旅游、奢侈品、葡萄酒、庄园的欣欣向荣,这些都是法国近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批评法国的某些弊病是因为它太典型,几乎可以说是当今欧洲问题的缩影。法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范,其经验被国内媒体频繁援引。事实上,战后法国在促进市场自由方面的建树并不多,高税收高福利却是欧洲标杆。法国是发达国家中税负最高的,这拖累了它的经济发展势头。近年来新出一项“对富人征税最高达75%”的政策,一时让人侧目。法国没有出过像里根、撒切尔这样具有鲜明改革精神的政治领袖,知识界对自由市场的支持十分软弱。鉴于近代以来法国人总是向全世界输出价值观,指出他们做错什么显得尤为重要。
法国作为发达国家,并非是地处西欧“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因素促成:有历史悠久的产权保护制度,开放的贸易政策,欧洲融合创造了一个大市场,科技进步的推动力等。后来它陷入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则是大政府政策的结果。法国历史上曾经出过巴斯夏、萨伊这些推动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更出过孟德斯鸠、伏尔泰、托克维尔这样呼吁“警惕政府权力”的政治思想家。然而,今天的法国人似乎比英美民众热爱政府管制。寻找他们思想的源头,介绍傅立叶这样的狂热计划主义者,就显得非常有意思了。
“黑”法国,是为了让人注意:这样一个资深发达国家,在经济政策和民意上也存在光怪陆离的误区。观念偏差占据上风,执行于政策层面,经济就会陷入停滞。中法关系素来密切,法国是和中国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本主义大国。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从这个老伙伴身上借鉴错误的东西,远比互相唱赞歌有价值得多。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