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西非
Xiaopeng 发表于 2014-10-14 16:18:52, 0回 / 14835阅

《非洲与法语》由耿三方撰写,由于原文过长,现将其分为如下五篇方便大家阅读。

第一篇:非洲与法语 - 法语非洲

第二篇: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北非

第三篇: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中非

第四篇: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西非

第五篇: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非洲其他地区


非洲与法语 - 法语在西非


多哥

多哥的语言和民族一样多,有40多个,但没有任何一种占多数,也没有任何一种能通行全国。现在,除了官方语言法语,政府规定的民族语言是埃维语和卡比耶语(éwé et kabiyé)。在多哥,真正讲法语的人超过总人口的30%。法语已经不是“进口”语言,已逐渐融入多哥的国家文化,成为多哥自己的语言。

多哥原是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英法两国瓜分多哥。英国分得的部分为英属多哥(British Togo),后来并入加纳;法国分得的部分为法属多哥(Togo français),即现在的多哥。为消除德国的影响,法国人把德国人赶出多哥后就毫不含糊地要多哥人接受法语,禁止使用德语、英语及当地语言。法国人认为多哥的民族语言太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选出其中的一种作交流语言;法国人还担心选一种多哥语言作交流语言会引起多哥民族间的纠纷;法国人还认为非洲语言太原始,不适于教育,而法语才是成熟的高级语言。1960年独立后,多哥仍把法语作为官方语言,主要用于政治领域﹑行政管理﹑教育﹑媒体﹑贸易等。多哥对法语采取不干预(non-intervention)政策,顺其自然地按照殖民地时期的习惯做法继续做下去,同时又在教育领域发展民族语言(事实上现在民族语言教育开展得还很有限,而且仅限于埃维语和卡比耶语两种民族语言)。在议会里,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只用法语,尽管辩论不禁止使用埃维语和卡比耶语(éwé et kabiyé),事实上也是用法语。司法部门的书面语言是法语,允许口头上对法官用民族语言,法官宣判用法语,再由翻译译成民族语言。在政府部门,多哥民族语言可用于和官员的口头交流(当对话双方用同样的民族语言时),但这种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法语是法律规定的国家语言。行政管理文件偶然可以译成多哥的某些民族语言。在教育领域,两种民族语言(éwé et kabiyé)在幼儿园里和法语并存。小学教育中用法语,同时也有民族语言教材(目前小学里只有两种多哥民族语言éwé 和kabiyé)。中学到大学,只用法语教学。

在学校推广民族语言遇到诸多问题,如:缺乏教师和教材,教室不足,工作条件差,一些教师、家长、学生对教改持消极态度等等,有能力的父母把孩子送入只用法语教学的私人学校。尽管如此,埃维语作为媒介语言在南方不断发展。

多哥儿童入学率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首都洛美的儿童入学率高达93%,中部地区和滨海地区入学率为55%,在北部草原地区入学率仅为20—25%。根据政府规定,中学生必须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在英语、阿拉伯语、德语、西班牙语之中选择。经济生活中口头上用民族语言,一旦形成文字就用法文。媒体中主要是广播电台使用各种民族语言,但以éwé 和kabiyé为主。多哥有许多私人电台,éwé 和 kabiyé广播节目几乎无处不在。书面媒体大量用法文,电视台目前主要用法语,有少量éwé和 kabiyé节目。讲两种语言在多哥是正常现象,目前无人对此提出异议。

贝宁
贝宁有50多种民族语言,没有任何一种是绝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殖民地时期的贝宁(称作达荷美Dahomey)曾是“非洲的拉丁区(Quartier latin de l'Afrique)”。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儿童入学率很高(主要在南方),曾是“法属西非”主要政治中心和知识分子聚居地之一。

贝宁独立后把法语作为官方语言,总统府﹑议会﹑政府﹑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必须使用法语。有几种民族语言可以在法庭上口头使用,但文件只能用法文。法官正式宣判用法语,必要时法庭根据法语判决结果翻译成其它语言。政府部门的官员们和老百姓说话通常用老百姓的地方语言,文件只能用法文。2000年10月31 日的选举法要求投票站人员必须会读会写会说法语。

学校里不教民族语言,以前尝试过民族语言教学,已放弃,目前中小学只用法语教学。1975—1989年,国家幼儿园里曾开展过提倡民族语言的活动,但遭到家长们的反对,家长们认为政府要剥夺他们孩子学法语的权利,认为学会法语是孩子们成功的必要条件。现在只有幼儿园里的教育活动以地方语言为主,从第二年起法语开始多起来,小学里要求儿童马上适应法语教学。

法语,特别是书面法语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英语远在其后。贝宁人在日常的口头交往中使用最多的是民族语言,经常使用的民族语言有芳语(fon)、约鲁巴语(yorouba)、巴利巴语(bariba)。

电台广播用法语和数种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用法语和十几种民族语言播出,但报刊等用法文出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统计,贝宁的文盲率为:男63 %,女74%;1997年仅有26%(男女混合)的贝宁人不是文盲。由于法语是贝宁的官方语言,各民族间的交往﹑各种媒体﹑平时工作都使用法语,城市里的人觉得必须学会法语,就连许多文盲也尽力听法语﹑说法语。在贝宁也有标准法语和当地法语。标准法语是学校里教出来的严格遵守法语语法规则的法语,通常是受过学校教育的家庭使用。当地法语是大街上和市场上(尤其是科托努)普通民众讲的法语,不仅有俚语特征,还有许多词性错误(masculin/féminin)、复合过去时中助动词être和avoir应用错误等。如:《Il a tombé 》,《J’ai parti》,《Moi venir》,《 Toi rien comprendre》等。贝宁人说法语很少大舌音。

科特迪瓦
1842年科特迪瓦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后来成为殖民地。独立时,国家领导人决定继续使用法语,他们认为前殖民主义者的语言是现成的随手可用的语言。1963年的宪法第一条规定:科特迪瓦的官方语言是法语。法语是总统府﹑议会﹑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各级教育机构(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大学)﹑警察﹑军队﹑广告﹑媒体的语言。总统乌佛埃·博瓦尼(Houphouët-Boigny)是科特迪瓦法语的积极捍卫者,他认为法语是科特迪瓦“民族统一的粘合剂(ciment de l’unité nationale)”,任何方言都不能与之竞争。在科特迪瓦继续使用法语被当作是遏制地方主义,并把众多民族融为一个民族的手段。科特迪瓦的一位议长曾在联合国说:“我们自由接受的法语是科特迪瓦内部凝聚的一个要素,它有利于把我们的近百个民族团结在一起(Le français, librement accepté par nous, a été un facteur de cohésion à l'intérieur de la Côte d'Ivoire où il a favorisé le regroupement de nos quelque cent ethnies.)。”科特迪瓦的领导人还认为他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选择了法语有关。科特迪瓦的一位文化部长曾在答记者问时说:不应忘记科特迪瓦选择了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需要使用一种国际语言,法语不仅是科特迪瓦的经济语言和行政语言,而且也是大多数作家的语言。有很长一段时间科特迪瓦领导人回避民族语言,有人认为是领导人想造成各界科特迪瓦人都已接受法语的既成事实,因为法语在各阶层发展很快,用不了很久,就不会有人对法语的法律地位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科特迪瓦民族语言和法语各有各的地盘,科特迪瓦民族语言用于乡村和非正式交往,法语则用于城市。科特迪瓦最重要的媒介语是迪乌拉语(dioula)。法语不仅是官方语言,还是学校语言。

2000年的新宪法仍规定法语是官方语言,但又加上了发展民族语言的条款。审判工作中如果用法语表达有困难,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翻译使用民族语言。1977年议会通过一项教改法,要把民族语言引入正规教育,要求有关部门编写词汇﹑教材等。尽管为提倡民族语言通过许多法令,但真正实行的法令很少。小学里学生必须说法语,课间活动时间也不例外,“违者罚款(sous peine d'amende)。”要求孩子们小学6年学习结束时,用法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太困难。中学里必修的第二门语言课是英语,第二阶段选修另一门外语。

从1971年起国家在中小学开展电视教学,经验似乎证明它对掌握法语效果很好,胜于传统教学方法。对于科特迪瓦保持法语的地位,现在尚无人提出问题,但一些知识分子对不干预民族语言的做法提出了异议。许多专家对学生掌握法语的情况提出质疑,因为学校纯粹用法语效果并不理想,小学一年级结束时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成绩不及格,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小学学习结束时有语言困难,多数学生所处语言环境不利于掌握法语。所以有人提倡孩子们学法语之前先学习母语。

科特迪瓦媒体的书面语言是法语,电子媒体中,广播电台用十几种民族语言播送,每种语言每周播送两段20分钟的新闻。电视台除了每天的地方新闻用10多种民族语言播送,其余全部用法语。科特迪瓦是非洲讲法语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已有40%以上的科特迪瓦人讲法语,另有100多万人讲混杂着地方语的蹩脚法语(français petit-nègre),如果不是科特迪瓦的讲法语者,难以听懂这种语言。

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目前,科特迪瓦的语言政策仍保持法语的优先地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学校里民族语言越来越多,但是不大可能超越根基牢固的法语。

尼日尔
尼日尔深处非洲西部内陆,面积126.7万平方千米,人口1350万(2005年),其中98.6%是伊斯兰逊尼派。尼日尔有豪萨(haoussa)、哲尔马(zarma)等6大部族,有20来种民族语言,豪萨语基本上可以通行全国。法语是尼日尔宪法规定的唯一官方语言,同时宪法又规定尼日尔的所有社区在尊重其它语言的同时都有使用本社区语言的自由。

尽管法语是尼日尔的唯一官方语言,但议会辩论可以用豪萨语(haoussa)和哲尔马语(zarma或 djerman)。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只能用法文。在法庭,书面语言有法语和(极少使用的)古典阿拉伯语。和法官口头交流时,大部分民族语言都可使用,法官可以借助一名或数名翻译。判决用法语或古典阿拉伯语(后者极少使用)。在政府部们,官员们可以用尼日尔民族语言交谈,但这种做法不合法,因为法语才是国家的法定使用语言。司法﹑卫生﹑教育﹑农业等部的文件有某些尼日尔民族语言文本,同样也是不合法的。在不可抗拒的情况下才这样做。人们也都理解这一情况,比如当医生或护士和不懂法语的病人说话时就不得不用民族语言。学校里法语和民族语言并存,法律规定法语和尼日尔民族语都是教学语言。小学教育的最初3年用数种民族语言。从小学4年级一直到大学,法语是唯一的教学语言。根据政府法令,中学必须开设第二外语,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英语、或阿拉伯语、或德语、或西班牙语。尼日尔儿童入学率比较低,据统计,2001年全国入学率仅37%,其中女孩子只占9.6%。政府的目标是2012年入学率达到70%,这一目标无疑是比较高的。现在有的学校用古典阿拉伯语(或古典阿拉伯语-法语)做试验性的教学,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这类学校,而不是送往传统的法语学校,这可能与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有关,因为可兰经是古典阿拉伯语的。政府倾向于双语制。尼日尔民族语言是小学教育的第一语言,法语是准备继续到中学和大学深造的语言。尼日尔人经济生活中,口头交流大多讲民族语言,用豪萨语和哲尔马语较多,一旦形成文字,就要用法文。所以广告﹑布告﹑标示﹑产品说明等均用法文。在尼日尔讲两三种语言是常事,无人觉得奇怪。尼日尔人说法语常发大舌音r, 这可能与尼日尔民族语言中有颤舌音有关。尼日尔的历届领导人都强调民族语言的重要性,要真正实现他们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里
马里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内陆国家,面积124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450多万(2009年)。马里原是法国殖民地法属苏丹。1959年建立的包括法属苏丹和塞内加尔在内的马里联邦分裂后,马里于1960年9月22日宣布独立,称马里共和国。马里有50来种民族语言,班巴拉语(bambara)使用人数最多(1972年形成文字),约占总人口的80%,其次是颇尔(peul)、塞努佛(sénoufo)、多贡(dogon)等,国家承认的民族语言有13种。

根据宪法,马里的官方语言是法语,是马里国家、政府部门、教育领域使用的语言。议会里的辩论,法律的制定和颁布等都用法语。司法部门原则上只能用法语,但允许法官和被告之间口头上使用民族语言(主要是班巴拉语和另外几种马里语言)。政府部门用法语,但口头交流通常用民族语言(以班巴拉语为主),书面文件主要用法文,有些文件用班巴拉文或其它民族文字。在医院和诊所,马里地方语言比法语使用得多。经过多年的民族语言教学试验,政府1993年决定用多种语言教学。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原因,人们更喜欢法语教学,班巴拉语作为媒介语言也颇受欢迎。马里有一些民族文字的文献资料,有数种民族文字报刊。总地来看,从小学到大学的主要教学语言是法语,幼儿园用地方母语教学,初学口头法语。小学第一阶段用法语和几种马里民族语及阿拉伯语,第二阶段只用法语,某些情况下用阿拉伯语,英语是小学必修的第二门语言,中学阶段可选学英语﹑德语﹑阿拉伯语﹑华语。政府的目的是用学生的母语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为从母语更好地向外语过度做准备,最终目的是使法语和马里民族语言之间保持互为补充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广播电台大量使用民族语言,法语仍是重要语言。马里广电公司的法语新闻占广播内容的80 %,固定节目、短小喜剧等占20%。报刊基本上用法文,民族语言刊物在不断增多。经济生活中主要使用两大语言,首先是法语,然后是班巴拉语,书面语言只用法语,在口头使用上班巴拉语和法语的情况不相上下。马里人讲法语,不分男女,多用大舌音,可能与马里民族语言中有大舌音有关。在马里,国家的所有正式活动都用法语,但不存在语言冲突。马里各民族间的混合历史久远,非常流行,各民族的语言和官方语言法语是平等的。

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是地处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面积27.4万平方千米,人口1574万多(2009年),原名上沃尔特(la Haute Volta),1984年更名为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国名由该国的两种主要民族语言(莫西语mooré或mossi和迪乌拉语dioula)组成,意为“廉洁人之国(Pays des hommes intègres)。”Burkina在莫西语中意为“廉洁,廉正”, Faso在迪乌拉语中意为“国家,土地”。

布基纳法索有60多个民族,各有各的语言,使用较多的民族语言是莫西语(mooré 或mossi)、颇尔语(peul 或foulfouldé,fulfulde)和迪乌拉语(dioula),1974年政府选择这三种民族语言为媒介语言。法语是官方语言,约有20%的布基纳法索人真正懂法语。尽管布基纳法索的民族语言在数量上占优势,由于法语是官方语言,又是国际语言,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说法语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主要城市,法语的使用在迅速发展。那里的口头法语已经不再是标准法语,有一部分已经变化并且被重新创造,成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混杂语(hybridation linguistique)。所以,和邻国科特迪瓦一样,布基纳法索也出现了民间法语(français populaire),人们称这种法语为“瓦加杜古法语(français de Waga)”。如果不懂当地语言,听懂这种民间法语有一定困难。在瓦加杜古对三组不同民族的20至40岁的人群所做的调查表明,一方面大家都说两种语言,另一方面法语是使用最多的语言。但是在交谈中往往是法语⁄莫西语或莫西语⁄法语交替出现。在瓦加杜古,越来越多的不同民族的人结婚组成家庭时,选择的第一语言是法语。

布基纳法索最初的法语学校出现于1898年,实际上是军事学校,是应军人的需要而建立的,因为军人们需要翻译作向导,学校里面只教法语。后来传教士们办起了其它学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在布基纳法索招募了许多士兵,这些士兵复员后都会说法语。现在布基纳法索的议会不管是辩论还是制定和颁布法律都只用法语,大部分国家领导人向民众讲话用法语,再由翻译译成民族语言。法庭上所有的民族语言都可以口头上使用,但书面语言必须是法语。法官宣判用法语,必要时法庭根据法语宣判结果翻译成民族语言。政府官员和公民说话时一般用公民的地方语言,因为大部分布基纳法索人是文盲,不懂法语。布基纳法索和其它一些国家一样,法律规定法语和民族语言都是教学语言,实际上却不然,民族语言教学试验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布基纳法索,扫盲用民族语言,教育用法语,所以公立小学教育全用法语,中学教育增加英语或德语。由于布基纳法索有很多伊斯兰教徒(约占总人口的43%),所以也有不少用阿拉伯语教学的学校(多为私立学校),不过阿拉伯语仅限于宗教范围,没有在公共领域里和法语竞争。在布基纳法索,只有7 %的儿童能完成中学学业,1%的布基纳法索人能达到大学水平。布基纳法索的文盲率达80%,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文盲率最高,儿童入学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约有24 %的人可以用24种民族语言之一说和写。许多布基纳法索人提出疑问:既然几乎找不到用民族语言写的读物,学了民族语言读什么?尤其在书面语言方面,法语在经济生活中几乎是一统天下,英语远在其后。在非正式和口头交往中,常用民族语言。广播电台用法语和十几种民族语言广播,记者有权用地方语言播送15分钟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电视台大量用法语和十来种民族语言,报刊全部用法文。选举时各政党的支持者用法语向听众发布文告,由记者和宣传员给民众翻译成民族语言。翻译成民族语言时常被断章取义,因为这些记者和宣传员是临时招募来的,没接受过专门训练。由于大部分布基纳法索人不识字,政治人物们都选中了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而没有选中只有在主要城市才有的电视台。在布基纳法索,有的民族语言正在消失。现在布基纳法索的领导人关心的是如何巩固现有政权,而不是语言问题,因为语言问题表面上还不会引起社会问题。许多布基纳法索人认为国家应当更加关心民族语言,但由于经济原因,要求必须懂法语。

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面积19.62万平方千米,人口1170万(2005年),地处非洲大陆最西端,濒临大西洋。法语进入塞内加尔比进入非洲其它国家都要早。在1659年,法国人就到了塞内加尔,经过和英国人的长期竞争和无数次冲突,17世纪末法国的影响扩大到(不含冈比亚在内的)整个地区。塞内加尔在被英国短暂的占领(1758——1779和1809——1814)后,又被法国占领。1895年塞内加尔正式成为法国殖民地。1902年,殖民地政府首府设在达喀尔,同时达喀尔也成为整个法属西非的首都。1914年,首位塞内加尔人当上了法国议会议员,与此同时,圣路易(Saint Louis)、鲁菲斯克(Rufisque)、科雷(Gorée)和达喀尔(Dakar)等地的居民都成了法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议会的议员,塞内加尔人列奥波尔德∙赛达∙桑戈尔(Léopold Sédar Senghor)主导塞内加尔的政治生活。1946年,所有的塞内加尔人都成了法国公民,塞内加尔成为法国的一个海外省。1958年,塞内加尔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59年成立的马里联邦(Fédération du Mali)包括塞内加尔和法属苏丹(现在的马里),同年8月因内部不和马里联邦解散,后来分别成立塞内加尔共和国和马里共和国。塞内加尔共和国成立于1960年6月18日。整个殖民地时期,法语都是官方语言,独立时继续把法语作为官方语言,因为塞内加尔的政治领导人需要马上就可以随手使用的语言。

由于三大文明(黑非洲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法兰西西方文明)的共同影响,和许多非洲国家一样,塞内加尔的语言文化呈多样性。近90 %的塞内加尔人能讲并能听懂沃洛夫语(wolof),沃洛夫语是全国的媒介语。尽管塞内加尔是法语最早进入的非洲国家,但是说法语的塞内加尔人占总人口比例不是最高,仅有15-20 %的塞内加尔男人和1-2 %的塞内加尔妇女说法语,以法语为母语的塞内加尔人只占全国人口的0.2 %。55 %的塞内加尔年轻人住在农村,能上学的很少,儿童被当作田里的补充劳动力,因此塞内加尔的文盲率很高。80%以上的塞内加尔人不会说法语,农村人口的82 %不会写任何一种民族语言。法语在塞内加尔不被看作是殖民主义者的语言,而被看作是民族语言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独立时的宪法第一条,法语是总统府﹑议会﹑政府机构﹑司法机关﹑军队﹑警察﹑各级教育机构﹑媒体等的语言,法语占据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空间。塞内加尔的语言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民族语言使之成为民族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保持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和国际交往语言的地位。2001年1月7日通过的宪法的第28条规定:所有总统候选人都必需会读﹑写法语并流利地讲法语。法语是政府部门和司法机构的唯一书面语言,但官员们和法官们可以口头使用民族语言(主要是沃洛夫语)。所有的法律都用法语起草、通过、颁布。法语是教学的正式语言,民族语言有一定的位置(主要在幼儿园)。1960年桑戈尔总统就屡次声明要使用民族语言,20年里他带头参加负责制定塞内加尔民族语字母表和术语的工作。塞内加尔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首脑是语言学家和诗人的国家。由于桑戈尔总统的努力,最重要的6种塞内加尔民族语言有了系统的字母和文字。

实际上,塞内加尔在1978年才开始民族语言教学工作,而且只局限在小学一﹑二年级,班数和语言种数都很少。塞内加尔的学校教育分三个阶段:母语扫盲,沃洛夫语言教学,法语教学。公立世俗学校从6岁或7岁起开始法语教学,天主教和新教私立职业学校从3岁开始法语教学。有人认为,塞内加尔的民族语言教学只不过是改善法语教学的补充手段。种种迹象表明塞内加尔当局的语言方针确实如此。

在塞内加尔,中学学生必须学习外语,大部分人选学英语,另一部分人选学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或德语。有一些私人语言中心教英语,在达喀尔和其它大城市,这类中心每天都在出现。

塞内加尔的书面媒体,特别是日报和大报都用法语,其它大部分报纸也用法语,极少用沃洛夫语。电台大量用沃洛夫语和另外几种民族语言以及法语,也有英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广播。私人电台70%的节目用沃洛夫语。很多公开辩论用沃洛夫语进行。电视台目前只用法语。沃洛夫语无疑是塞内加尔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位居法语之前,但现在沃洛夫语还无法取代法语。这是因为,沃洛夫语术语研究尚未完成,需要大量的各种沃洛夫语教材,语法书籍,单语词典等。

无论在教育领域做什么努力,法语都永远不大可能成为塞内加尔人的全国媒介语言,因为沃洛夫语已经排挤掉法语成为全国的媒介语言,而且还在势不可挡地发展。在塞内加尔,人们学法语是改善自己社会地位的一个有效手段。那么,将来法语会不会被沃洛夫语取代?沃洛夫语取代法语,首先要教育体制塞内加尔化(sénégalisé)或沃洛夫语化(wolofisé),然后把一种塞内加尔民族语言,比如沃洛夫语变成政府机构、商业领域、科学研究、议会等的交流语言。可是现在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塞内加尔当局会这么做。所以塞内加尔的语言政策似乎是塞内加尔民族语言和法语协调共存,以保障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全称《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地处西非,面积1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320多万(2008年)。毛里塔尼亚也被称作“毛里人的国家(pays des Maures)”,也正是国名的来由。在该国,居民主要分两部分:毛里人和黑非洲人,其中毛里人占近80%。 毛里塔尼亚有四种主要民族语言:哈桑语(hassanya)﹑布拉尔语(poular,也叫颇尔语peul)﹑索南可语(soninké)﹑沃洛夫语(wolof)。有80%左右的人讲哈桑语,基本上集中在北方,讲其它语言的主要在南方。

1858年法国人来到毛里塔尼亚,1920年毛里塔尼亚成为法国殖民地,被并入法属西非。1946年毛里塔尼亚成为法国的一个海外省,1960年毛里塔尼亚独立。独立之初,法语是国家的唯一官方语言。法语和古典阿拉伯语是所有学校的教学语言。1968年,古典阿拉伯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毛里塔尼亚政府在教育部门加强推广古典阿拉伯语,学校大量增加阿拉伯语教学时间,教育逐步阿拉伯语化。在政府部门大幅扩大阿拉伯语的使用范围。1991年的宪法第6条废除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古典阿拉伯语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法语成了通用语言。法语虽然失去了法律地位,却仍然保持着很大优势。因为在毛里塔尼亚,官方语言古典阿拉伯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只是古兰经语言,4种主要民族语言皆无文字,学校里不讲授,有文字的语言只有古典阿拉伯语和法语。规定古典阿拉伯语是法律语言和议会的辩论语言,但是并没有禁止议会辩论用法语。再者,当外国人或讲法语的人在场时,政府的所有部长们都是用法语发表政治演说。如无前者在场,则用古典阿拉伯语。司法机关经常使用法语,不过是一种带有浓厚阿拉伯语色彩和非洲色彩的当地法语,法律文本用古典阿拉伯语或法语。在政府管理部门,对毛里人(Maure也译作摩尔人)讲话时用哈桑语,对非洲黑人用法语,正式的行政管理文件用古典阿拉伯语或法语。学校里的语言教学情况复杂,全国各地和学习的各阶段语言内容不一,但几乎都学现代阿拉伯语和法语。社会经济生活中,广告、布告、招牌、书面媒体几乎都用古典阿拉伯语和法语,大部分报纸用现代阿拉伯语,少数用法语,国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用阿拉伯语,大部分私人台用法语(特别是在南方)。政府的语言政策实际上在提倡现代阿拉伯语。

几内亚
几内亚共和国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大西洋沿岸国,面积24.5万平方千米,人口950多万(2005年),伊斯兰教徒约总人口的85%。法语是几内亚的官方语言,也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媒介语言,讲法语的几内亚人约占总人口的20%。几内亚大大小小的民族语言有30来个,主要民族语言有颇尔语(peul)或布拉尔语(poular)、马林凯语(mlinké)或马林卡语(malinka)、苏苏语(soussou)等,使用人口大约分别占总人口的40%、30%、16%等。这三种民族语言也是不同民族间的媒介语言。

1893年几内亚成为法国殖民地,被并入法属西非(Afrique occidendale française),法语成为行政语言,当时的大部分官方文件不为几内亚人所知。那时95%左右的几内亚人不上学,不懂法语,但在另一部分“精英(élite)”中法语传播得非常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在几内亚征兵36 0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征兵18 000人。这些军人复员后被成为“老战士(ancien combatant)”,他们在军队学会了法语,上世纪80年代在非洲农村遇到他们时,他们还可以用法语侃侃而谈。

1946年10月几内亚成为法国的海外领地。到殖民地末期,几内亚人的入学率不足12%,而且男女之间差别很大,如:女孩10 000人,男孩45 000人。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同宗教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入学率差别也很大,没有高等教育。

1958年10月2日几内亚获得独立。刚获得独立的几内亚提倡民族语言,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赛古·杜尔总统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文化革命(révolution culturelle socialiste)。文化革命中,政府官员打电话首先要说:“喂!为革命做好准备!(Allô! Prêts pour la révolution !) ”在教育机构进行改革,停止在小学使用法语,在每个地区都把当地的主要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例如,在沿海地区用苏苏语;在富塔贾隆地区用颇尔语;在上几内亚用马林凯语.....实行语言非洲化政策(politique linguistique d’africanisation),制定了最初的几内亚语言字母表,在20多种民族语言中选择出6种,编写了识字课本。为了使众多的年轻人入学,实行“上大课教育(l’enseignement de masse)”,一个班容纳200名学生甚至更多。给学生集体评分,不单独评分。大教室里没有任何设备,每个学生自带凳子。在社会主义文化革命中,赛古∙杜尔总统下令大规模销毁公共部门里的书籍、报刊、政府法律档案等文献。档案被洗劫一空,在安全人员监督下全部被焚毁。禁止个人进口外国书报。就连当时几内亚人收听最多的广播节目和发行量很大的《新闻杂志(Revue de presse)》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只有总统一个人在说话的《总统谈话(Causerie du président)》。但是这一场革命最终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改革草率,许多行动属于临时安排,没有教材,缺乏教员,不符合客观社会的需要。

在塞古杜尔当政期间,不管是1958年的宪法还是1982年的宪法都没有语言方面的条款。不过,塞古杜尔政府从未完全抛弃法语。

1984年塞古杜尔总统去世后,第二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1990年12月23日的宪法第一条中写道:“官方语言是法语。”“国家保障推广几内亚人民的文化和语言。”这意味着,几内亚的宪法规定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同时,又给予民族语言一定的地位。宪法规定法语是共和国总统府、议会、行政机构、司法、军队、警察、各级教育部门、布告、媒体的语言,同时规定在以上领域,主要的几种民族语言(如颇尔、马林凯、苏苏等)也可以使用。在国家机器内部至少口头上可以说两种语言,但书面语言只有法语。

为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新政府规定法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教育经费占年度预算的25%。尽管实行免费教育,儿童入学率仍然很低。90年代初,76%的几内亚人是文盲,仅有30%的适龄儿童上小学,10%的年轻人上中学,2%的人上大学,而且女孩子的入学率比男孩子低很多。国家利用广播和电视进行宣传动员,取得一定效果。据最新报告,在几内亚法语是一种迅速发展的语言,2002年以法语为母语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据几内亚当局提供的信息,与2002年相比,2007年以法语为母语的人激增,说法语的人数占21.1%,说一部分法语的人数占42.1%。几内亚各级学校分布很好,城市孩子能够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几内亚有许多私立学校,私立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和公立学校完全一样,考试内容也完全一样。尽管政府(在预算比例上)投入大量资金,教学条件仍然困难,教师缺乏,60—90名学生的班容量只有一个教师。教师工资低,在社会上不被看重。在几内亚和在其它非洲法语国家一样,会法语的人有更多机会找到较好的工作。

几内亚的媒体用法语和数种民族语言。民族语言多用在地方台。在几内亚所有电子媒体归国家,没有私人电台或电视台。几内亚的电视还不能覆盖全部国土,电视非常昂贵,多数人看不起电视。大部分书面媒体只用法语。可以认为,目前的政策是一个过渡政策,可能国家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民族语言,同时又不舍弃法语。
本内容为法语角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法语角。
返回法语讨论区